(2)代表作:《如火如荼的恐怖》:“要杀你们就尽管杀罢!你们杀了一个要增加百个,我们身上都有孙悟空的毫毛,一吹便变成无数个新我。”《血的幻影》:“我们昨日不是还驾御着一朵红云,为什么要让它化成一片血雨飞散?我们便从那高不可测的火星天里,堕落到这深不可测的黑暗之渊。”
(2)代表作简述:《黄河与扬子江对话》:号召人们要像“俄国无产阶级专政一样”进行流血的大革命,并断言俄国和正在革命中的中国是20世纪的“两个新星”,肩负着“人类解放”和“世界和平”的使命。《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》:诗人坚信“长夜纵使漫漫,终有时辰会旦”,他把太阳作为与黑暗统治英勇搏斗的革命者的象征:“在这黑暗如漆之中,太阳依旧在转徙,他在砥砺他犀利的金箭,要把妖魔射死”。他与太阳相约:“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”,表现了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
飘渺的空中美丽的街市、世上没有的珍奇天河浅而不甚宽广、牛郎织女可自由来往与丑恶社会形成鲜明的反差(对比的方法)B、艺术:继承了《女神》的浪漫主义,借助神话传说,寄托自己的情怀;新格律诗的创造,又有相对的自由
《太阳没了》:追悼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的诗篇。他歌颂列宁的丰功伟绩:“他灼灼的光波势欲荡尽天魔,他滚滚的热流势欲决破冰垛,……无衣无业的穷困人们,受了他从天盗来的炎炎圣火”。他相信“世上一切的工农”“戈矛相赠”,“开除路上的荒荆”,用满腔热血换取新世界的诞生。《恢复》(1)概述:
《瓶》(1)概述:出版于1928年,包括《序诗》在内共23首诗作,大部分诗作写于1923年。当时郭沫若从日本回国,正值中国革命度过了五四以后的短暂低潮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国内工人、农民运动蓬勃兴起,他们正开始取代青年学生,成为主力军,即革命的“前茅”。他受到工农运动的激荡,重新燃起革命激情。《前茅》正是一部歌颂工农为革命的“前茅”的诗集。他又引吭高歌。诗作与《女神》相比,显然是现实主义因素的增多、革命意识的增多。